VR(虛擬現實)課堂,來了!近日,北京第二十二中學的師生們,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物理課。依托VR教學輔助工具和課件內容,學生身臨其境進入“眼睛”觀察結構,大腦中形成了最直接和生動形象的認知。
“這是初中物理學科八年級上冊‘眼睛和眼鏡’課程,以往是通過教案和教師講解方式授課,讓學生認識眼睛結構及如何用眼鏡矯正視力問題。整個VR教學的過程中,學生們興致盎然,課堂氣氛非常活躍。”VR課堂的效果,同樣得到教師的認可。
VR技術是一種能帶給使用者“高沉浸感”的媒體形態,佩戴虛擬設備,如虛擬眼鏡、虛擬頭盔等,就好像進入到另外一個世界,如同身臨其境。此次,北京二十二中與北京格如靈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發了VR課程,把VR引入課堂。
在“互聯網+教育”背景下,VR被稱為能夠顛覆教育形態的技術。北京二十二中校長高宇軍表示,VR課程打破傳統教學的局限,讓教學變得容易、高效,解決了以往存在的書本知識過于單調抽象、多媒體教學只能看卻不能實踐等問題,孩子們的學習熱情高漲,師生共同營造了良好的課堂生態。
記者在VR課堂上明顯感受到,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互動的次數多了,發言的學生多了。“VR課堂太神奇了,我能清清楚楚地看見眼睛構造,更加容易理解這些知識點。”一位學生告訴記者。
北京格如靈科技首席執行官張琨表示,未來將專注于VR教育內容研發,提供實際場景化教育應用,把VR課件用于更多的真實課堂。“教學分為‘教’和‘學’兩部分,VR在‘教’過程中的最大作用是輔助教師對于知識和難點的講解,在‘學’中主要是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程度,讓學生更主動地學習,更好地吸收所學知識。”張琨說。
在VR科技給教育領域帶來的變化上,大家多有共識:一是逼真的體驗帶來身臨其境的學習環境;二是體驗和互動能夠突破學習障礙,包括歷史還原、內部結構、微觀世界等;三是改變枯燥的學習方式,最大幅度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主性;四是能夠通過社交和互動應用實現教育資源的最大共享。